球王会app园林设计这门学科所设计的知识面较广,它包含文学、艺术、生物、生态、工程、建筑等诸多领域,同时,又要求综合各学科的知识统一于园林艺术之中。所以,园林设计是一门研究如何应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达到和谐完美、生态良好、景色如画之境界的一门学科。“
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已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风景园林师的作用并非在于刻意创新,更多的在于发现,在于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场地原有的特性,发现它积极的方面并加以引导。其中,发现与认识的过程也是设计的过程。因此说,最好的设计看上去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只是对场地景观资源的充分发掘、利用而已。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对场地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场地的最大特性,以此作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园林景观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一些景观元素构成的实体,一是由实体构成的空间。实体比较容易受到关注,而空间往往容易被忽略。尤其是我们目前的设计方法,常常只注重那些硬质实体景物,对软质实体景物相对忽视,对空间的形态、外延,以及邻里空间的联系等等注重不够,形成各种堆砌景物的设计方法。
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最大的区别在于,园林景观是随季节和时间变化的,是有生命的,是处在不断地生长、运动、变化之中的。因此,设计师提出将运动中的花园作为自然持久的作品。所以风景园林师必须认真研究时间性和时效性因素,注重园林景观随时间变化的效果,以塑造随时间延续而可以更新的、稳定的园林景观。
所谓“地域性”景观,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它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等。我们所看到的景物或景观类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其周围区域的发展演变相联系的。园林景观设计应针对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景观类型和人文条件,营建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类型和满足当地人们活动需求的空间场所。
“少即是多”,简约并不是简单,相反却是对本质的深度挖掘和坦诚表现。高度概括设计方法和惜墨如金的表现手段,是简约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简约的设计理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设计方法的简约,要求对设计对象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从而抓住其关键性因素,减少细枝末节过多的纠缠,以求少走弯路,以最小的改变取得最大的成效,即事半功倍;二是表现手法的简约,要求简明和概括,以最少的元素、景物,表现景观最主要的特征;三是设计目标的简约,要求充分了解并顺应场地的文脉、肌理、特性,尽量减少对原有景观的人为干扰,也就是“最小干预”的原则。简约的理念实际上是要求有的放矢,反对闭门造车的设计方法。
以东亚为主东方自然式园林的基本形式和风格体现在重点是以自然的风景园林为主要元素,表现了东方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韵味。以西亚、欧洲为主的西方规划式园林与东方园林别具一格,风格重点体现在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整齐、均衡及对称等,与东方的自然元素相反表现在人工创造。产生原因如下:
早期的中国古代园林就与自然相结合,最初的形式为“囿”。囿是圈定的范围内,利用山泽、泉水、树木、鸟兽等自然景观进行造园,并挖池筑台,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享乐。但多数是以天然的景象和野生的动植物为主。早期的园林创建是为了狩猎、通神、求仙、生产等,后期逐渐转化为游憩、观赏。之所以形成这种思想是基于人顺乎自然、复归自然的强大力量。虽然,近年来我国引进不少西方的园林风格,但传统东方的自然式园林到至今依然是流传最为广泛。
早期的西方古典园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了崇拜神灵球王会体育官方app,另一类是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为了农作的需要,一块长方形的平地被灌溉水渠划成方格,各种树木、花卉、药草等整齐地种在这些格子形的畦里。园中的树木有苹果、梨、杏树、雪松和柏树,也有随着军事活动从外地引进的种苗。
在古代西方,特别是在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因为封建割据,国土四分五裂,城市作为一个小范围地区的中心,其规模往往很小,多则几万人,少则几千人。因为战争频繁,城市常选址于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建筑物随地形自然分布,街道格局自由,道路曲曲弯弯,城市轮廓高低起伏,景观本身就很迷人。人工环境的创造及自然环境的人工化,反而成为西方城市寻求对立统一的手段了。
中国在封建社会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政局相对稳定。城市作为中央或地方的各级行政中心,多选址于平原地区,规模常常很大。中国古代在处理城市和宫殿、寺院等建筑的布局方面,喜爱用轴线引导,左右对称的方法而求得整体的统一性。园林宜作自然式布置,自然环境的创造及人工环境的自然化成为在统一中寻求变化的手段。
中国园林在造园时,所追求的境界并不是通过人工建造出的,而是根据原有的自然景观中去挖掘灵感。就因为这样,在自然的景观里更易创造出意想不到效果,既保留了自然资源,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所需要的效果。所以,中国造园的布局不但千变万化,而且不像西方园林那样附有规律性,仿佛置身于自然的美好景色。
西方园林中要有明确的轴线引导、各部分关系明确、空间的范围及边界、整齐、均衡及对称等,都会让人觉得形式感和规律性太强。另外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习惯用分析去理解事物的本质。这种社会意识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以至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发展到现在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由于思想观念的不同,在造园时对艺术的追求有所改变。西方在造园时也赋有诗意,但太过于刻意追求而转换成形式美。中国造园虽然也重视形式,但追求的却是意境美。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是有缺陷的,为了达到完美的境界,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也就是一种形式美。
由建筑师、雕塑家和园林设计师创作出来的西方规则式的古典园林,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匀称的法则”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花园多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有明确地贯穿整个园林的轴线与对称关系。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等都有在中轴上依次排列,在轴线高处的起点上常布置着体量高大、严谨对称的建筑物,建筑物控制轴线,轴线控制园林,以次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底蕴深厚,所以在造园时也将则注重“景”和“情”,视情景交融为最高境界。中国古典园林不仅利用自然山水创造某种意境,同时还利用诗歌、绘画、书法等为园林增色,反映虚境,共同创造富于诗情画意的空间。这与西方造园时追求的形式美有明显的差异,却更突显出中国园林的独有特色。
在中国,由于佛教所追求的是超尘脱俗、清静无欲的境界,加上出家人惯游名山大川,对于自然景致有较高的鉴赏力,因此,喜欢选择深山水畔、清幽恬静、地势险绝的地方建造寺庙。
宗教的发展和传播需要借助园林等在内的文学艺术力量和形式,而园林艺术也或多或少地表现和反映人们的宗教生活。在中国,佛教对园林艺术的影响最大,特别是通过文学、音乐、绘画、建筑等广泛渗入到园林的各个方面,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寺庙园林。
在欧洲的社会生活中,宗教显得更为重要和普遍,而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是最有势力的时期,寺院十分发达,园林便在寺院里得到发展,形成了寺院式园林,整个寺院的总体布置好比一个小城镇一般,有教堂建筑,有僧侣居住的生活区、医院、客房、学校、药圃、果园和游憩的庭园部分。
刘勇;杨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风格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景观设计,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感觉熟悉的名词。说它陌生是因为它是现代设计理念的代名词,我们国家正式运用到这种理念只有短短的20年光景。感觉熟悉是因为在我们的背后,在历史记载和目前仍旧健在的古迹中,还是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它的存在。目前,具有现在设计理念的景观设计,其概念的界定,至今没有能够被学术界、教育界得到统一的认识。景观设计是一个内涵庞大的学科体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我们熟知的很多领域都可以涉及到。并且,景观设计知识层次深广,是一个需要拥有集体智慧和合作精神的团队才能够胜任的工作。
景观设计,通俗的说就是对“景观”的设计,是人类的一种能动行为。那么,什么是“景观”呢?《辞海》中有关“景观”一词的定义为:地理学名词。?一般的概念:泛指地表自然景色。?特定区域的概念:专指自然地理区划中起始的或者是基本的区域单位,是发生上相对一直和形态结构相同的区域,即自然地理区。?类型的概念:类型单位的统称,指相互隔离的地段按照外部特征的相似程度,归到同一类型的单位。像是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在景观学中主要指特定区域的概念。不难看出,《辞海》中对于“景观”所给出的定义是从广义的角度进行设定的。作为一个专业的学科,景观设计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直至目前还没有形成权威性的,针对景观设计所做的概念性解释,个人认为或许是因为景观设计具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从而导致不能直接给出准确的定义。美国设计师协会对景观设计给出的定义是:景观设计是一种包括自然及建成环境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维护的职业。属于景观设计职位范围的活动包括公共空间、商业及居住用地场地规划、景观改造,城镇设计和历史保护等。加拿大景观设计师协会给出的定义是: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关于土地利用和管理的专业,它涉及有关的分析、设计、规划、管理和恢复等。因此,景观设计是一个特别有内涵的系统工程学科,同时也是目前社会迫切需要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前面就曾向大家提起,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设计学科,涉及到规划、园林、建筑、市政工程以及公共艺术等多个领域范畴。规划是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可以说是景观设计的基础,是贯穿景观设计工程的主导,对于景观设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提到园林,相信很多人都会联想到现在的景观设计,一些人甚至直接就会认为这是一回事,称其为“园林景观”。因此,园林在景观设计中也是极其重要的。建筑则是景观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哪里没有建筑的景观?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建筑存在的景观,带给人的是一种苍白的没有生命力的感觉。市政工程大多数就是我们的道路、桥梁以及其他公共设施。市政工程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景观设计中,直接通过美术造型的表现形式作为景观设计的内容也是同样重要的。
从西方到东方,景观设计的发展有三千多年悠久的历史,但是前面就提到,现代景观设计发展得历史还没有超过拜年,我们国家的景观设计的发展也仅仅只有十多年,景观设计这个职业在我们国家并没有完全得到认可,我们国家景观设计方面的教育也很薄弱。但是放眼望去未来的景观设计一定会是一条可持续发展得道路。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还是强调发扎,因此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发展的可持续性,即发展要满足当代人以及未来人们的需要,达到现代同未来人类利用的统一;二、发展的协调性,即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追求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城市化高速发展,人炸和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今天,这种思想具体运用到景观设计领域,就是景观设计要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文化,这也是未来景观设计发展的方向以及一定需要遵循的原则。景观设计要尊重自然。所谓设计尊重自然,首先就需要我们认识一些自然景观要素的作用,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运用这些自然景观要素,这也是景观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来说,现代景观设计就是产生于人类社会从征服自然阶段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阶段的历程中,根本目标就是为了人类接近自然、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最终做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自然环境因素就越来越重要了,对自然环境因素的认识和运用可以看作是对生态化、景观化、实用化的认识和运用。景观设计要尊重人。人性化设计始终是景观设计的根本意义。设计要尊重人就是需要在进行设计之前考虑到人的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需求,满足人的户外活动需要,为人的户外活动提供良好的场所。景观设计要尊重文化。景观设计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文明积淀和创造性精神都可以在其空间、形状、色彩等方面得到具体的体现。景观设计从始至终都是主要强调精神文化内涵的,就这一方面来看,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是这样。文化的因素永远都是会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主题。
由于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能源危机、生态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都不得不来关注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面对着日益恶化的这一系列问题,我们不再单单需要着赏心悦目的生活环境,真正需要的是健康、生态、安全的生活环境。景观设计作为一门学科,面对的都是关乎到我们本质的问题,所以我希望可以通过我的分析介绍,可以让更多人真切的认识到事情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城市主题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1]熊广忠.城市道路美学——城市道路景观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景观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现代系统观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是一个总体过程,要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地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把握住对象的内、外环境的关系,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对象。
辨证思维是现代科学实践的思维形式,它要求我们看事物要一分为二,不能只注意到其有利的一面,同时还要看到其不利的一面。生态设计不是某个职业或学科所特有的,它是一种与自然相作用和相协调的方式,其范围非常之广,包括建筑师对其设计及材料选择的考虑;水利工程师对洪水控制途径的重新认识;工业产品设计者对有害物的节制使用;工业流程设计者对节能和减少废弃物的考虑。生态设计为我们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对景观、城市、建筑的设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与传统设计相比,景观生态设计在对待许多设计问题上有其特点。但是,景观生态设计应该作为传统设计途径的进化和延续,而非突变和割裂。缺乏文化含义和美感的唯景观生态设计是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因而最终会被遗忘和被淹没,设计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景观生态的设计应该、也必须是美的。景观设计学以生态思维为其核心,但也正是设计中的生态意义使景观设计这一职业出现分异,其一极强调对生态过程的组织和条理;其二则强调艺术和美的表达和再现。这种由来已久的分异到生态设计中应得到溶合。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是“第一生产力”,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具有交叉性科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新兴的交叉学科来拓展生态景观设计的实现途径,提高景观设计的质量。景观生态学就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土地利用规划和评价一直是其主要的研究内容。景观生态学和地理学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已成为生态学和地理学的前沿学科之一。它把地理学家研究自然现象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横向研究和生态学家研究一个生态区的机能相互作用的纵向研究结合为一体,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及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
直观上讲美是由眼球传入大脑的一种信息,一种感官的认识。深入讲它是与人思维与外界环境的互动,接受美、享受美、融入美。而景观是人类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反映,是人类的情感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是实现人与自然沟通的途径。景观设计要考虑地域、生态、自然、人文等诸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素,是以人为本的立体设计。景观美学从理论上分析人景观对人情感上的影响,美学与景观的融合,会最大限度的提升人对景观的认可度,舒适度,赏心度。
真善美的含义 吴家骅教授在《景观形态学》中指出:真、善、美就是人类追求的欲望,而景观设计中的真、善、美充分体现了人类对生存环境的一种欲望。他们渴望营造适合生活的、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真、善、美是人们衡量万物的标准,它有丰富的内涵。
1.求真:人类的实践规律,是景观与人、环境建立的认识关系,具有科学性,是面对事实,忠于事实本身所蕴涵的本质。景观设计中的真,是强调注重场所的特性,因地制宜,采用最合适方法和手段进行设计,以求得最具有性价比的景观。
2.求善: 是人类视线目的的活动,外界环境是否满足人的行为需求,属于伦理活动领域。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善,要求设计者设计时要考虑景观的功能性、安全性,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营造一个安全、高效、健康
3.求美:是人类对外界客观感受的表现活动,属于艺术活动。是人生内在的对艺术精神的渴望,希望达到美的一种境界,是事物现象与本质的高度统一。景观设计中的美是真与善完美结合后的再升华,是真与善的一种和谐表现。
1.就美学和景观的关系来说,美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审美能力,从而加强创造美的能力,用更合理的美学眼光来看待景观。用美学的视角对当前的设计状态和内容加以反思, 创造出更赏心悦目的设计,这样我们的景观设计才会达到最初的目的,是设计本身放射出更多的光彩。2.设计思维的丰富。了解才会深入,深入才会加强,理论能提升了设计水准,使设计更科学,使合理性和美观性达到平衡,使之具有功能与视觉协调的整体之美、生态与自然的融合之美。这样城市开放空间景观才能深入人心,城市环境的品质才能逐步提高,从而在达到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
3.景观也可以是城市文脉的展现,加强对所设计区域的文脉了解,掌握城市的内在本质以及与其相关联的背景,将之与设计融合,从而使设计具有该城市特有的印记与灵魂,为人们创造一个连续的、可以使人感受到历史变迁和生活场景变化的文化背景。一切决定城市的产生、发展及城市形态的显性或隐性的东西,都可以列入城市文脉的范畴,比如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社会习俗、心理行为等。了解该区域人群的生活习性和状态,对某种景观的认可度,从“人性”出发,才是景观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
4.在城市环境中人既是城市物质环境的创造者,同时又是最终的使用者。城市景观是以考虑人的要求、行为和活动为中心内容的。景观美学中
的 “善”就是指把人的需求和情感放在第一位。城市景观人性化是在城市设计的必然核心。随着现代城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紧张、劳累日益困扰着今天的人们,因此,当今的城市景观环境更加需要人性化、赏心悦目的设计,使人在此环境中真正能做到放松、愉悦,景观美学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
目前国内多数的景观设计存许多问题:设计形式过于拘泥于理论约束,人工的建设痕迹过重,过分强调物种的多样性,缺乏对设计区域环境和周边环境的了解和分析,对现场的场地整理过于草率,直接通过看平面图和高程图就做出了设计图,这些都违背了设计师的行业道德。导致出现问题最关键的一点是单以设计来看设计,没有真正认识到其他学科对景观设计的真正含义,更没有从景观美学的角度来衡量设计本身。一个成功的景观设计作品从美学角度要做到“真”“善”“美”三者兼顾,景观设计既要具备科学性也要具备艺术性,具备生态性也要具备人性,要认识到科学性是景观设计的前提,生态性和人性是景观设计的过程,艺术性是景观设计的目的,四者者缺一不可。
摘要:标识设计在景观设计中起着导向,指引等作用,是一个区域必不可少的指示系统,同时它也是良好的景观小品形象。论文解读了标识设计的内涵和分类,主要研究了标识设计在景观区中的类型,应用方面的注意事项。最后研究了如何在景观设计中恰当的运用标识的方法,以及对国外标示应用的借鉴。
标识是以图像式的“视觉语言”的方式表达重要信息。是一种被认为非常重要的信息,它的设计需要有影响力和视觉冲击力,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标识设计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标识作为景观材料来考虑时,掌握其涵义在进行标识设计时是非常重要的。标识在《广辞苑》中有信号,记号,告示板,署名之意。从广义上来讲是为了说明某一事情所需要的交流,通过某种方式将意志,希望,实况的记录等传递给他人的媒介。景观中的标识从本意上来说是将景观本身,或是将在景观中与人交往时所建立的各种信息,以文字,绘画为根本,通过景观的形态,材料,颜色等视觉要素及其他诸多感知要素来传递。
标识不仅传达信息,而且承载着文化。这种信息是面对公众化的,更进一步是国际化的。虽然是传达信息的一种简单方式,但意义深远。
标识大致分为指示类和非指示类。非指示类又分为(1)物体媒介(2)感觉媒介(3)通信媒介。指示类是指:通过文字,图表,绘画,地图等的形式表达出要传达的信息。
物体媒介:既有物体、土木构筑物、建筑。自然物的标识有山、河、海等。是有地域结构特征的。土木构筑物的标志是水坝、高速公路、铁路、桥梁等,构成了城市地域骨架,作为地域构造的媒介是十分有效的。建筑物标识,现在也是比较常见的,像景点标志性建筑有塔楼,有欧洲的教堂等。
在不同类型景区中标识设计类型应用范畴也有不同。如在街道景观中标识小品的应用。公园设计中标识小品的应用,等等。。
在景观中是强调标识在应用中的环境协调,人与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标识设计在景观中还是一种自我创造的过程,在环境中应认真对事物观察,我们可以以最优化的理念对标识进行设计,以最靓丽的一面呈现在大众眼前。标识设计已成为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如今,已经有许多新的大胆尝试在环境景观中被运用着,这是一个不断创新改造的时候,传统与现代之间可以相互的运用,结合,我们可能已经很难定义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界限定义了,它们正渐渐的融合着。
标识的位置:标识的位置在景观中的放置显得非常的重要,关系着整个景观的导向系统,在哪里放置,对方向的引导。
标识的设计方法:景观设计中的新思路和新方式,是我们现代不断探索和设计的。借鉴欧洲环境景观的优秀作品作为参考。设计属于有我们特色的设计。环境景观标识的设计,在于创造具有强烈冲击力的视觉符号和听觉信号,使人由此产生兴趣而形成记忆,产生认同感,达到塑造景观形象,强化印象,吸引人们的眼球。人所获得视觉情报,约占人的生理性情报的80%,重视视觉识别设计,抓住这个80%,是十分重要的。“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古训,说明视觉对人的理念产生的重要性。标识系统首先要在景观总体规划阶段来确定,即在充分利用其自然条件、历史文物、文化传统等创立起来的整体景观面貌。在设计中要布局总体景观系统,通过对整体景观要素的精心组织布局,利用强调、对比、点缀、烘托等艺术手法,形成展示特色景观序列,以顺畅大方的景观空间布局,蜿蜒起伏、错落有致的景观轮廓线、功能各异色彩丰富的空间,清新明快、自然多趣的公园绿地系统,繁华热闹、充满活力的商业街区,及典雅大方、别有情调的文化场所,构成富有吸引力的良好环境景观系统,是使人产生高级的景观视觉识别的条件。
标识设计的形式:设计者对形态、色彩等美学方面问题有着重要发言权,这包括标识系统的样式定位及风格指向。标识的形式、形态与所表达的内容是密不可分的,标识设计与其内容的贴切程度、与环境的和谐度是衡量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志。
标识在景观中的规范性:设计要有系统的视觉面貌。在设计过程中,参与设计的所有成员必须统一思路、统一宏观与细节,除了在设计概念方面的一致性外,其中包括:标准用色、标准字体、统一的设计形式、统一的尺寸、统一的材料、统一的规划方案等等。
标识不是一个单纯的装饰物,它的视觉传达效果能有效地强化印象,达成引起注意和记忆的广告。标识导向不仅仅是一个标志,而是要与建筑、景观和图形融为一体,真正形成系统化设计。
(1)基本导览标识:景区全景导览标识、景点区域导览标识、景区服务导引标识、景区内道路交通指示牌、景区说明牌、停车场、售票处、游客服务中心导引标识;购物、餐饮、厕所、医疗急救、公共电话、警戒忠告、服务质量投诉等场所导引标识等是景区标识系统必备的基本导览标识。
(2)景区分类:景区应根据不同类型和服务方式的差异,确定导览标识的设置系统、种类和数量;解决与周围环境的联系、过渡和协调等问题;要形成结构完整,功能齐全,点、线连接顺畅,区域相互呼应的有机整体。
(3)人文类景区导览标识系统:要突出其多功能综合性和文化性特征,以此作为导览标识系统设计和设置的依据,并在创意构思、具体形式、装饰风格上给予充分体现。需建立导览标识系统时,应同时遵循相关法规。 (4)景区导览标识系统:视其所处具置,根据实际情况及特色,合理设计和设置导览标识。
目前,在大多数高校教学中,因为没有与园林景观设计类专业完全同步的教材,部分授课教师向学生授课都是以传统畜牧业的专业为背景材料。学生不能真正熟练运用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构图原理,因此,导致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园林景观艺术设计的理念,学生不能完全了解该课程的内涵。
目前,大多数传统专业学校,主要还是以教学理论为主,缺乏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高校教师没能真正认识和掌握园林景观艺术设计实验教学的方法,导致教学方法过于抽象化,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达到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畜牧类高校学生欠缺艺术自我表现能力,环艺建筑类高校学生缺乏配置植物概念,最终导致学生都不能充分了解、明确设计的绿化对象球王会体育官方app。畜牧类高校开设较多的基础课程,对于专业课程开设的时间较晚同时授课时间较短,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薄弱。任何专业几乎都要涉及相关的公共课程,但是几乎没有开设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实验相关的课程。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盲目抄袭的现象,学生利用网络普及带来的丰富资源来完成课堂布置的作业,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导致实验教学内容与课堂理论严重脱节,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在实验课程中学生大多数是以个体为单位来完成课堂任务,导致学生对设计表达手法、景观设计、布局规划方面出现“会但不精”的情形,同时也缺乏专项训练与团队合作,最终导致学生所设计的作品质量不高。除此以外,高校的教学实验组织机制不够灵活,都是按照以往教师授课,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设计任务的模式来进行教学实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起到指导作用,没有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课堂授课时间有限,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在园林景观艺术设计实验教学过程中,高校应重点深化园林景观设计的教学改革,在丰富和发展自身底蕴方面的同时,在高校教学应用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基本实训与理论的教学改革,还应当将培养学生的目的与工作重心进行定位:从“发现美”到“感知美”到“创造美”。通过系列摸索与探讨,高校应以“提高动手能力、提升情趣审美———脑手并进”为教学目标,深入进行园林景观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探索与改革。
美植物识别与鉴赏是园林艺术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园林中体现生态美的造景因子,是园林规划布局的基础。高校教师仅靠课堂向学生传授园林植物造景特色与美学特征等知识,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对于这类专业的课程教学应当采用现场教学模式,将课堂搬到各种绿地园林(如街心公园、植物园、社区、城市公园、花园等),同时,对授课方式进行改革,通过自由提问、发言、抢答、修改补充、分组讨论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见草坪、花卉、树种的种类、季相变化、观赏特性球王会体育官方app。这样通过不同时期的观察来对比同类植物的不同应用特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植物的搭配配置,从而实现对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有效控制,为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园林景观设计的道路上夯实基础。
实验教学应当打破常规,即“布置任务—制定方案—完成任务”的设计套路,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在教学中结合实例来完成学生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认识,通过结合教学实习来增强学生景观视觉设计的能力,通过对模型与图纸的同步设计来完成景观标志性的设计实践。在实验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应对学生制定详细的学习指南,明确学习计划与目的,由3至5名学生组成设计小组,并以组为个体来完成课堂汇报、讨论和调研,经过全组讨论来完成相关的设计草图和模型制作。
在从事园林景观设计相关行业必须充分掌握3DMax、Photoshop、AutoCAD等应用型软件。学生在学习应用软件的过程中,缺乏独立创作与软件互相贯通的能力,这与实际岗位工作的专业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加强专项技能的专业培训是有必要的。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园林景观设计的项目绘图任务,学生在绘制线条图纸、平面渲染、立体模型建立、处理后期图面等过程中获取信心,将所学内容真正融会贯通,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园林景观设计实验课程改革是在传统园林景观工程设计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方法和规则遵照国家有关建设标准与规定来设计工程图,来准确表达园林景观的大小、布局、位置,并说明设计有关的技术要求。实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熟悉园林景观布置,掌握园林景观布置的内容,具备基本的绘制和识图园林景观项目工程图能力。学生在初步园林景观设计图的基础上,来进行对园路、土方、假山、种植工程、水体等景观合理布置;学生在做好相关景观工程图设计的同时,来进行园林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将工程实践和工程理论充分结合,弥补了课堂上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略实践管理的环节;这种实验教学改革打破了以往教学中“理论统控论”的模式,满足了园林景观设计单位的工作实际需求。
我国古代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盛名远扬,而且园林景观在传统风格方面分为南北两派。北方园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皇家园林,而苏州园林则是南方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然而扬州的园林景观布置具有独特风格,介于北方皇家园林风格与南方私家园林风格之间:不仅具有皇家园林高大壮丽、金碧辉煌的特色,同时也布置了大量具有江南风格的建筑小品,自成一家。以上海为现代园林代表的中国新建筑,凭借多样灵活的建筑风格,引领着新的建筑潮流。上述的园林风格仅仅停留在教师的讲述与课本的描述,学生对建筑物很难形成一套系统的认知。因此,让学生到实地参观、走出课堂是完全有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收集资料、开阔眼界,还能够提高学生对建筑的独特风格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园林专业户外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南北方设计形式以及植物有了系统了解,还能开阔园林景观设计的视野,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端正了学习态度。学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系统化、完整化,将理论基础知识与感性认识有机结合,实现实验教学的预期效果。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精湛的专业水准,才能胜任园林景观设计实验教学的工作。首先,教师务必掌握透彻教授课程的本质,熟悉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景观生态学、制图技术等。其次,园林景观设计实验教学课程不仅包含大量的知识理论,并对实训课程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应当仔细认真授课,对学生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当主动积极了解园林景观专业发展动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积极有效的沟通机制,实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将育人与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不仅包括景观传统生态学的知识理论,还要有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专业的风格,因此,课程设置极为重要。首先,应当制定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评价总体构成、景观类型、形成景观因素是目前熟悉园林规划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与现状,科学和理性点明生态景观学的发展,进行景观合理设计规划,需要武装园林景观设计主流学的思想。掌握园林基本景观如走廊、斑块等。充分了解景观与生物的各种关系,理解景观合理管理与规划的原理。其次,要掌握园林景观各类型的制作方法。现阶段园林景观设计已经融入到各个专业领域,在日常生活中随意可见。如住宅小区绿色设计、城市规划景观以及公园景观设计和生态景观规划。教师要向学生分类讲解,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园林景观设计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从周围布置景观来进行分析,对景观的流程制作充分了解,来增强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在讲述实践环节的总体设计理念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园林景观,将设计原理及学习理论充分融入到设计中,从而让学生产生设计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环节中设置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实际教学效果。
高校利用现有工作项目的职业岗位,通过教师对现状条件的讲解、分析和传授基础知识,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开始进行训练和创作。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自主设计为主,教师则辅助学生并提供解疑、指导、咨询,学生通过实际设计来消化、理解、深化已学的知识内容,体会设计工作的要领,熟练掌握实际动手能力和设计技能。
在完成实验教学工作项目的所有环节中,教师选择合适的项目案例,利用专业知识来进行评价、讲解和分析,结合实验教学中设计的工作项目,来适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完成任务工作的程序和方法,将实践操作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
在完成实验设计工作岗位项目的过程中,组织学生实地调研参观类似的工作项目成果,教师在项目现场进行总结归纳、讲解、分析,并明确指出设计实验项目中应该学习和注意的要点,深化学生对园林景观设计项目的设计效果、完成方法的认识体会。
我国景观专业教育起步较晚,作为应用学科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多的考虑到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提出的要求,行业发展逐渐日趋规范。为建立可横向比较的基本统一的标准,我国于2005年开始出现了执业景观师注册制度,基本设计人员准入体系的建立成为未来景观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景观专业教育在学科定义、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亟待调整和完善,面向行业并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景观教育的重要任务。
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式,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日趋成熟,通过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景观设计基本的设计方法及程序,能够具备设计一般规模与难度的景观空间的能力。但还未将行业标准真正列入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也并未严格按照专业技术要求来安排教学,学生在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方面则有所欠缺。学生的设计基本还停留在“概念”的层次,缺乏务实性和创新性。而基于职业标准的景观教育则更多的从强化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拟定培训计划、培训大纲和考核方案,更因与景观职业注册制度紧密相连,故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法律规范、项目策划管理、合同文书、事务所运营等知识,旨在为学生毕业成为职业注册人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景观设计课程需要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和沟通,传统教学由于课程的划分,经常出现技术、结构、材料的研究与美感研究的分离。而基于职业标准的景观教育则需要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使教学内容与成果能够与设计市场相接轨。设计者应具备将设计转化为可建造的技术能力,即具备职业实践和管理的相关技能,这就使得教学更应注重实践环节。
传统教学内容大多将景观作为视觉审美对象和满足人们生活的功能载体,设计方向多从空间结构和形式出发。这样形成的设计往往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对社会、生态环境以及新材料、技术等方面有所忽视,与之相关的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性开发方面的研究更显欠缺。而景观设计职业者应具备从生态、社会、美学等影响设计的多维度层面思考、认识和研究的能力,树立环保意识和绿色生态责任感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标准有很强的实时性,这不仅仅指国家定期审核和修改相关的行业规范,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和需求的变化调整讲课内容。选择适合课程内容的相关规范作为指导和限定的范围,并时刻关注最新的行业信息和技术进展。
景观设计工程项目应严格按照行业标准来进行设计、评价和验收,特别体现在设计相关的层层分析、制度化的检查程序和决策的机制中。通过有目的的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景观设计是个综合性学科,课程中一个课题的完成需要多方面、多层级的专业知识。各个学科之间有着严密的联系以及先后的次序关系,并相互制约与影响。同时也有着严格的规范要求,认识并分析他们之间的关联性对景观设计是十分必要的一项工作。
一般而言,为了控制教学过程,景观设计课程被分为几个明确的教学阶段,并分别制定指导目标、内容和方法。这些教学阶段并非独立,而应被视为相互贯穿的过程,行业标准的融入也不应仅作为知识“点”讲授,而应当作为“线”贯穿整个课程,并应当与课程方向的变化相吻合。(图1)
景观设计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景观设计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按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规律设计教学情境,把规范、能力和素质要求融合到单元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各阶段教学要求进行技术规范与景观设计关系的讲解,加强技术规范与设计应用的结合。在工作过程中学习景观设计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关设计能力,并培养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图2)
景观设计过程是将创造性思维转为系统性的分析进而有效地实现,设计理念的形成过程中通过标准绘图元素的运用,将抽象概念或形象变得越来越具有可读性,并通过更多详细具体的图面表达出项目的技术要求。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制作三维模型代替传统的二维绘图,在制作的过程中学习材料、技术和构造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企业管理理念及工作环境,实现“课程设置职业化,能力训练岗位化、素质培养企业化、实践环境真实化”。行业标准中对结构、材料、构造等规范将成为其设计的出发点和制约条件,对于这些知识的运用程度将决定其最终设计效果的实现。因此,按照行业标准和规范对整个项目教学进行指导、监督、验收和评分是十分必要的教学内容。
4.结语:构建行业标准与教学内容的衔接,优化现有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明确个人的从业目标,加深其对学科领域社会意义的认识,并且增强社会对景观设计教育的认可度。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从校园走向社会。
俞孔坚,李华迪.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景观(Landscape),什么是景观,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哪怕是同一景象,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景观是人类的栖息地,景观是人类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法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我们可以从景观与人的物我关系与景观的艺术性、科学性、场所性及符号性入手,来认识景观。
景观作为城市景象景观的设计与创造,实际上也就是创造城市、造建筑的城市。景观作为视觉审美对象的含义,经历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对乡村土地的贪欲,即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其二则来源于工业革命中后期对城市的恐惧和憎恶,即景观作为对工业城市的对抗。
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和附属 人们最早注意到的景观是城市本身,“景观的视野随后从城市扩展到了乡村,是乡村也成为景观”。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封建领主制度将人束缚在君权之下,人被束缚在土地之中,大自然充满神秘和恐怖,且又为人类生活之母,对土地的眷恋和依赖,使得人如母亲襁褓之中的婴儿。城市资本主义的兴起使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土地的价值从生活和生存所必须的使用价值,转变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和资源,人与土地第一次分离而成为城里人。新兴的城市贵族通过强大的资本勾画其理想的城市,同时不断的向乡村扩展,将其作为城市的附属。
景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 每一景观都是人类居住的家,或者说是潜在的家。这便又回到哲学家海得歌尔的栖居概念。栖居的过程实际上与自然的力量与过程相互作用,以便取得和谐的过程,大地上的景观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而对自然的适应、改造和创造的结果。同时,栖居的过程也是建立在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过程。因此,作为栖息地的景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景观是内在人的生活体验 景观作为人在其中生活的地方,把具体的人和具体的场所联系在一起。景观是由场所构成的,而场所的结构又是通过景观来表达的。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一样,场所是无处不在的,人离不开场所,场所是人于地球和宇宙中的立足之处,场所使无变为有,使抽象变具体,是人在冥冥之中有了一个认识和把握外界空间和认识及定位自己的出发点和终点。
景观设计具有广泛的领域,大到国土与区域规划设计,小到庭院,甚至室内的绿色空间设计;从纯自然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到城市中心地段的空间设计,都是景观设计多涵盖的领域。以下就初步的谈一下景观设计所涵盖的领域:
景观设计师很早就开始担当城市物质空间的规划角色,城镇规划是城市空间的中心规划。城镇规划是针对城市与乡镇的规划与设计。规划者运用区域规划技术与法规、常规规划、概念规划、土地使用研究和其他方法来确定城市地域内的布局与组织。城镇规划也涉及到“城市设计”内容,如广场、街道景观等开放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发展。
环境设计是景观设计专业的核心问题。涉及到居住区、商业、工业、各机构的室内空间以及公共空间等室外空间的细部设计。它把场地作为艺术研究的对象来看待,综合平衡室内与室外的软、硬表面,建筑物与植物的材料选择以及灌溉、栽培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详细的构筑物的规划说明与准备等。
区域景观规划对于很多景观设计师(Landscape Architect)来讲是个逐渐扩展的实践领域。它随着过去一年来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而发展。它融合了环境规划与景观设计。在这个领域,景观设计师针对土地与流域的规划、管理等全部范围,包括自然资源调查、环境压力状况分析、视觉分析和岸线公园与休闲区规划
公园与休闲区规划包括创造与改造城市、乡村、郊区的公园与休闲地带。同时发展成为更大范围的自然环境规划。如国家公园规划、郊野规划、野生动物保护地规划等。
土地发展规划包括大范围与多区域的未发展土地的规划和小面积的城市、乡村和历史地段的基地设计。同时在政策规划与个体发展计划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在这一领域,景观设计师需要掌握房地产经济及其发展组织过程的知识,同时还应理解土地开发与发展的客观限制条件。由于具有多方面技能与广博的知识,景观设计师通常是这一学科领域的综合学科设计小组的带头人。
基地的历史性保护与复兴如公园、私家花园、场地、滨水区和湿地等的保护与复兴。它涉及到基地相对稳定状态的维持与保护、作为历史重要地段的局部地块的保护、地段的历史记忆与质量的恢复以及在新的使用目的下地段的发展与更新。
谈到设计专业学习,首先我们要明确色彩风景写生教学的重要性。色彩风景写生教学作为一种生动可行的教学方式,能适当弥补室内教学的不足。户外色彩风景写生,对于培养学生对物体和色彩的感知能力,以及让学生通过户外色彩写生迅速掌握光色的变化规律,拓展和提升各自的绘画空间,并加深对大自然的审美观察和审美体验,提高其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艺术的感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作为设计专业教学者,只有充分认识色彩风景写生教学的重要性,并将其适时适地引入教学中,才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色彩风景写生教学是艺术设计专业整个色彩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环,但设计专业的色彩风景写生不能单纯地理解成风景绘画。因此,艺术设计专业色彩风景写生教学的要求也不能和其他绘画专业的色彩风景写生教学等同而论。在进行设计专业教学之前,我们往往应首先明确艺术设计专业色彩风景写生课的教学目的。
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风景写生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内在的设计意识,通过构图构形、设计色彩、创作表现等手段使作品设计富有内涵,让客观状态下的各种呈现具有独特的设计意味,并赋予客观状态下的自然景观符号化、视觉化、理想化,从而为今后的艺术设计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其定位要求便不能简单沿袭绘画美术专业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风景写生教学必须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以及教学方法、方式上另作要求,另行探讨。总之与传统绘画美术教学要有明显的区别,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不思变革。
对于设计专业的色彩风景写生不能局限在仅要求完成一张色彩风景写生作品,更应该要求学生有对色彩归纳的训练,对色彩、色调的寻觅、捕捉、提升和收集的训练,更应该培养学生对色彩观察的深入、体验与情感等。学生来到大自然首先感觉是满目的光与色彩,呈现在他们眼前的,不再是室内调色盘里那区区几十种颜色。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教学生感受色彩、寻觅色彩、认识色彩,完成对色彩相貌的认识和收集。
色彩风景写生是面对野外大自然的描绘,春天的嫩绿、夏日的翠青、秋天的金黄、冬日的暖灰,无不令人惊叹。大自然景物在地域、季节、气候等影响下,各自呈现出不同的色调变化。而春夏秋冬及早晚万物色彩相貌的变化,将给人不同的心理暗示和提醒。
比如,在郭熙的《林泉高致》中就有对四时山水不同色彩的精彩描述――“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怡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可见,色调是情调的前提,情调是色调的延伸。情调的高下决定色调的高下,色调的高下决定格局的高低。对色调的细致理解和准确把握,既是提高色彩风景写生水平的关键,也是进入艺术设计创作佳境的必须。因此,在教学中强调总色调的把握和提炼,对于学生认识和收集色彩有着积极的作用。而有效地认识和收集色彩,将为学生今后的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风景写生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提高学生的良好修养,并时刻引领学生有意识地深入生活、留心生活、研究生活、挖掘生活、提炼生活和创造生活。因此,在色彩风景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加强对自然界不同色相与色调的收集,还应该要求学生对写生地域民族文化色彩进行收集,包括当地的建筑、服饰以及日常生活用具等色彩,以备今后专业设计使用。
在对色彩的感受、认识和收集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用设计专业的理念对不同色彩进行归纳。色彩归纳是衔接“风景写生”和“艺术设计”的桥梁,其在探讨和提炼新的绘画设计方式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色彩归纳在观察方法、设计思维以及创作方式上,均通过建立“风景写生”和“艺术设计”之间的联系,构成了独特的指向意义。
色彩归纳是色彩风景写生在面对一切客观可感的物质基点上,通过强化主观意识和理性设计意念的一种形成。其不会以写生对象的客观存在为限制,而是通过比较、取舍和提炼,以艺术设计专业的造型需要和思维发展为取向,将一切需要归纳糅合。因此,其色彩归纳训练的终极目的便在于更好地为艺术设计服务。
在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风景写生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色彩情感的认知和培养。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情感反映不一样,不同的人对同一色彩的情感反映也不一样。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影刺激对人的生理所发生的直接影响,是视觉成像与心理联想相结合的反映。一般来说,色彩给人的情感反映有:红色调给人热情、欢乐之感,可以表现火热、生命、活力与危险等信息;蓝色调给人冷静、宽广之感,可以表现未来、高科技、思维等信息;黄色调给人温暖、轻快之感,可以表现光明、希望、轻快、注意等信息;绿色调给人清新、平和之感,可以表现生长、生命、安全等信息;紫色调给人幽雅、高贵之感,可以表现悠久、深奥、理智、高贵、冷漠等信息;黑色调给人高贵、时尚之感,可以表现重量、坚硬、工业等信息;白色调给人以纯洁、高尚之感,可以表现洁净、寒冷、封冻等信息。如果,我们的学生学习认知了色彩的情感反映,那么对于他们以后的专业设计将大有帮助。
此外,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风景写生选址与择时也很重要。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自然和人文色彩风貌;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也有着不同的色彩呈现……这些都将刺激学生的眼球和心灵,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创作欲望。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风景写生课程应分成两个教学阶段完成,预计春夏和冬秋两部分能基本完成色彩风景写生的教学任务。
色彩风景写生课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尽情尽兴地观察、寻觅与感悟,在自然之美、乡土之美、人文之美中不断加强对色彩的取舍、组合与归纳。色彩风景写生,能为学生提供取之不竭的设计灵感,有效避免设计时闭门造车的枯竭状态,并在色彩归纳中快速提高学生各自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其各自的兴趣、偏向和想法在设计中一一体现。
景观设计是一个体系,景观设计教育学是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景观专业的起源和发展是基于现代化高度工业发展与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世界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城市爆炸,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发展不平衡性。即使城市不断像摊大饼一样不断向农村和城镇扩张,依然满足不了交通、居住和工业的发展。而环境的破坏更为景观设计专业的诞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人类必须与他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谐相处,即使开发也要与大地景观相融合、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人类社会的未来,由于人口迅猛增长和对自然资不断增长的威胁。那就铸要有一种与自然系统、演变进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协调的特殊的专业方向。我们现在已经在实际工作中找到了,它就是LANDSCAPE ARCHITECTURE(L. A.)。环境景观设计专业
这个专业在18世纪以前,是从欧洲13世纪的造园术发展而来的。到了19世纪,这种新的专业(L.A)的名称.是由美国Landscape Architects之父,F. L. Olmsted(奥尔姆斯特德)在1858年提出来的,专业的核心应是“城市环境的绿色生物系统工程”和“园林艺术”。
学科的含义:“这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并正不断发展年轻学科。其涉及领域关系到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农业地区的发展与变迁、大地生态、城镇和大都会的景观。”
景观:景观指生态、技术和文化进程在某一点上的反映,其内容包含以下含义:例如荒原是自然景观,城郊是郊区景观,内城是城市景观。
景观设计师:从事土地使用和室外设计的行业,项目类型和规模如下:全球景观管理、场地设计、区域景观规划、开放规划、生态规划与设计、设计的社会和行为特性、景观施工和设施运营。
景观生态:这门科学认为景观学中最重要核心内容。各个要素相互交织形成了复杂的交互式整体,整体极其部分在功能和表现上有机结合,所有的部分和整体都在变化,实现动态平衡没人只是其中一部分。概念综述,探讨以景观设计师决策的视角以及对完美看待、管理和设计景观构成影响的种种问题。景观的含义介绍了多种认识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观察和归纳出景观的内涵。
当前一些人仍认为景观设计学专业就是艺术设计,本文诠释了其概念的不同,贯穿一个主题,即L.A.是一个交叉学科。任何广义艺术学,甚至筑学是不能把L.A.包含在内的。建筑专业是用无生命的材料来进行设计的艺术和科学的综合学科。景观学专业是用有生命的植物群落、地质景观原貌有关的材料进行设计的艺术和科学的综合学科,显然是不能互相替代的。
正如一位城市园林规划师,如果不掌握3 000种以上植物,是难以胜任主持总体规划这项工作的。相当于一位景观专业培训出来的设计师,如果不懂空间管理,不能从规划的角度、区域生态的出发点去思考解决问题,是不能胜任景观规划专业的。如果请一位没有学过植物学的建筑师、规划师或美术师来主持这项工作。那么,除了在平面上勾勒出铺装和绿化也别无工作可设计了。
景观园林师主持、承担总体性工作。这就为培养景观设计专业性人才提供了依据。教育学的理论及继续教育上的转型,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未来的设计者,向着可持续和可再生方向发展。景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创造性的整体反映。 “受到真正的教育意味着悟性的深化,而不是信息的累加;意味着对人类极其问题理解清晰、透彻,并寄予同情。”――诺曼・文参特・皮尔
为深化悟性,并促进“对景观设计专业的透彻、清晰的理解,高等教育必须教育学生,使其思维不局限与科学“范围”,更要帮助他们打开视野,成为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将所学知识和相关其他信息串联起来,系统分析。其他专业学生必须跨越本专业界限,超越狭隘和片段思维,系统、联系、再生的眼光理解本专业。
二战以后,这景观学科迅速发展,工作领域也越来越大,包括城镇的规划、扩建、改建,国家天然公园、森林、绿地、广场和工业区等建设工作。德国,20世纪30年代,这次行业从事全国高速公路绿地系统的规划。荷兰还从事围海造园林绿地的工作,现在还从事城市,建设工作。就现在景观设计行业发展状况来分析,美国依然是目前国际化景观发展最发达的地区。中国、英国等其他国家也都有各自的偏重点。但景观设计总体前景使我们经过严密思考又回到了科学体系阐释的起点。社会需求是全球体系渐趋发展和人类需要的最终依赖的决定力量。设计生态性质号召景观管理、规划和设计行业紧密联系设计的生态环境,再造丰富的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相应的景观高科技的研究、引进,数字化景观,人与自然的对话呼吁相关行业应用新兴的设计方法、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当代的城市景观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在人们的审美观念泛化的情况下,现代景观的核心是创新与求变,景观教育产业也要符合辩证法的发展观点的。这一学科是以“生物、生态学科”为主,并与其他非生物学科(例如土木、建筑、城市规划)、哲学、历史和文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它的基础知识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气象等自然科学,植物学、生态学等生物科学;园艺学、林学等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相综合的系统工程学科。它包括从古典的小面积的庭园、花园、公园等地形地貌设计,道路一直到现代整个大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大地生态的保护、城镇和大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同时运用现代尖端科学技术,如航测遥感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内容。
景观行业教育发展应尽可能地从其它学科的引入分析和研究中,特别是符合时展需要的艺术中汲取新的表达语言以充实自身,对自身的发展进行思考。巨匠的脚步使城市景观向前发展,接着却是长时间的倒退。(环境的严重破坏)作为新型行业的发展,以一种具有更符合时代的发展的一面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现代工业建设、城市建设、能源工程、文通工程、矿山工程及军事工程等都应满足景观固有的发展规律和依据。
[3]车生泉.城市绿地结构分析与景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